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城市更新:上海四明体育弄 从晾衣架和遮雨棚开始

上海2017-2035版总体规划指出,至2035年上海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可超过3200平方公里,并将通过提升土地利用率实现土地规模负增长。在存量经济时代,空间经营模式、空间设计尺度、投资方式都将改变。城市发展需要从从粗放式的大拆大建转变为小尺度的更新模式。

自上而下的主流更新模式: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

2015年上海市政府推出《上海城市更新实施细则》,其中指出以街坊为最小更新单位,完善区域内的公共服务设施,解决迫切的民生需求。2015年市政府推出的《上海市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鼓励发展基层建设,形成政府监管、市场主导、社会参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的治理模式。

上海目前最有影响力的社区更新项目是由上海市规土局组织的“行走上海——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自2016年五月启动至今已成功完成两轮,每轮选择11个微更新试点。该计划旨在通过社区零星空间的品质提升,打造更有温度的社区生活。

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采用了自上而下的组织模式,由规土局向中心城区基层征集微更新试点,通过现场勘探,居民调查择选出其中的11个试点区域,再面向社会以公益设计的方式征集改造方案,最后由街道和居民代表共同选择一个方案进行实施。

对于社区空间微更新计划,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李彦伯表示,微更新计划对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探索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并且成功引发了大众对城市更新的关注。但是,在城市更新中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式却与“更新”这一题旨的本质相反。这种按轮次提名、由上层筛选的方式,仍有过强的行政指派、计划划拨的特征。可城市更新并不是运动或者事件,而是一个渐进式的日常行为。

自下而上的社区更新模式:四明体育弄社区更新

对于社区更新,李彦伯有自己的见解。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发展,著有《上海里弄街区的价值》一书。他深入解读了里弄街区的真实状况和各种冲突,提出以居民利益为核心,通过增进基层部门职能和居民自组织等方式,提高居民话语权水平,并增加里弄街区发展方向的多样性。除了理论研究,李彦伯自2016年4月起与静安寺街道合作,作为社区规划师主持设计了愚园路四明体育弄的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四明体育弄的改造。 ? 普方研究室 图

论及“个体”、“微观”,李彦伯提到了八十年代市房地局倡导的“搭搭放放”措施,该政策鼓励居民通过自主搭建的方式,主动改善旧住宅居住条件。李彦伯说不管政府是否介入,更新需求一直存在,并且不断变化,而更新行为也一直在发生,具有延续性。所以社区更新不适宜以“轮”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的点状事件也远不能满足实际广泛存在的更新需求。?

李彦伯认为,城市更新应该基于基层系统。更新计划的主体不应该是规土局,而应该是基层部门,这样才有可能以渐进式的方式推进,并根据试点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多次调整、持续更新。

李彦伯接手四明体育弄项目也是为了进一步探索基层主导的社区更新模式。虽然,整个项目的开端非常偶然。2016年四月,他在一个社区工作研讨会中偶遇了四明居民区的书记黄玉玲,一开始黄书记只是想请他改造一下展示标牌。但在考察现场后,李彦伯发现四明体育弄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标牌,而在于社区日常生活没有活力,缺乏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所以他主动向居委会提出,除了标识系统改造,再为社区做个公共空间改造设计,希望以此重新激发社区的活力。

改造前私搭的晾晒工具。 ? 普方研究室 图

然而,四明居民区一开始非常犹豫,虽然政府鼓励发展社区自治能力,但在基层的具体操作上,并没有开展社区更新项目的足够资金。于是,作为社区规划师的李彦伯,以公益的方式进行了设计。尽管如此,整个更新项目的建造还是需要十几万的预算,静安寺街道的相关计划无法全额支持这笔费用。

后来,时任街道社发办科长的陈炜佳告诉李彦伯,其辖区内的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AkzoNobel有个公益事业部,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后来得知该公司在全球开展的“人·城市”公益项目,每年有一笔社会项目扶持资金。通过和该公司大中华区负责人多次汇报方案,四明体育弄的更新项目最终争取到了该公司的资金支持。

李彦伯说,四明体育弄能够试点成功也有其必然性。四明居委会下辖的四明体育弄整体氛围比较融洽,居民素质也较高,为后期发展协商洽谈的机制提供了必要条件。以上多方面因素都一一到位后,四明体育弄更新项目才真正开始。

设计师:测量每个角落,钻研设计

在建成环境(尤其是历史住区)当中,李彦伯认为,设计的场地现状不仅包括建筑物,更需要考虑人为日常使用的“既成事实”。他和团队用尺子一寸寸重新测量了四明体育弄的每个角落,在考虑了居民花盆堆放位置、停车位置等细节后,发掘出了八个尺度不同的“畸零空间”。这些角落都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闲置不用的空间,大的有二三十平方,小的只能放一个晾衣设施。

最后由居民议事选择了设计所在地,作为第一个试点。一是因为这个空间产权清晰,本来就是弄堂公共活动场地,不会引起过多的邻里纠葛;二是没有车辆通行,便于之后的建造实施。

改造前堆满衣物的健身点。 ? 普方研究室 图

通过和居民展开若干次意见征询会,李彦伯发现居民最需要的两个设施是晾衣和健身。但这两种功能都很大程度受到天气的影响,天气适宜的时候居民既可晒衣又可运动,一旦下雨两者都无法进行。根据历史统计,上海一年有一小半的日子有降雨,而且夏天极端高温天气占近一个月,真正适宜户外活动的天数并不多。所以李彦伯就想为这个场地设计一个户外的覆盖物,既可遮雨又可遮阳。

街道开展居民意见征询会。 ? 普方研究室 图

但根据规土部门规定,私自搭建任何带有固定屋顶的建筑物都是违章搭建,由政府主导实施的项目自然也不能例外,因此场地内只能做构筑物。这意味着雨棚的顶不可以固定,必须可开闭。考虑到居民都是中老年人,手动开合不方便,李彦伯团队最开始想做个全自动开合的方案。但由于户外设施对耐候性要求较高,该方案的造价也远远超出了预算,这个方案只好不了了之。

因势利导之下,李彦伯团队将方案推倒重来,改作手动开闭方案。为了减轻雨棚活动机构的重量,李彦伯设计了特殊的套管结构,使之既能满足荷载要求又轻质易操作。团队参照居民晾衣的日常性动作设计了开闭的操作方式,还设计了专用的全金属铸造的开闭工具,使用这个工具可以更迅速地打开雨棚。雨棚下方,除了晒衣和健身的功能,还提供了木质长椅和易养护的绿植,方便居民闲时乘凉聊天,促进邻里间的交流。李彦伯认为,这种复合功能的整合,为历史住区植入了“社区活力发生器”。

居民坐在长椅上聊天。 ? 普方研究室 图

特制的雨棚收放工具。 ? 普方研究室 图

此外,李彦伯还为居民设计了一个雨水储存箱,除了可以满足绿植的供水,剩下的水可以由居民自由免费取用;该项技术同太阳能光伏夜间照明一道,实现了社区的生态可持续。项目从萌芽到建成,一共持续了近14个月。李彦伯说,他到现场近百次,每个细节都精心设计并施工,其中不少技术都申报了专利。

复合功能活动设施。 ? 普方研究室 图

使用者:不好意思晾衣,雨棚积水严重

2017年12月的一个晴天,澎湃新闻记者前往四明体育弄探访了该设计的实际使用情况。居民大多对设计表示赞赏,上午有三四家居民在晾衣杆上晾晒被子和衣物。居民表示,天气更暖和的时候也有不少人来使用健身设施。

居民使用晾衣架。 ?张弛 图

居民带孩子来玩。 ?普方研究室 图

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晾衣设施的使用权问题,目前只有周边一楼的四五家住户在使用,其他居民依旧在使用私自搭建的临时晾衣杆。问及原因,居民普遍反映有两种,一是距离较远不方便拿过来, 二是不好意思拿过来,有位老阿姨说“在别人家门口的地方晒衣服很难为情”。

俗话说一个单元七十二家房客,由于住房面积的局限,里弄居民对于领地意识更加敏感。李彦伯表示,这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最初这个试点也是为了解决附近居民的晾衣问题。后续还会在其他空地提供更多晾衣设施,使每一个人在社区更新中都有获得感。

居民依旧私自搭建晾衣架。 ?张弛 图

也有居民反映雨棚目前积水严重,已经压弯了一根活动细杆,居民中的老年人根本无力打开。李彦伯认为,任何结构都有使用工况极限,由于雨棚是个软顶,且是轻质结构,设计时便考虑只能承受小雨和中雨带来的荷载,暴雨时由于排水速度不够快就会导致积水问题,所以遇到暴雨时必须收起软顶。

积水令雨棚无法轻易打开。 ?张弛 图

最初居委会计划组建一个志愿者小组专门管理这个雨棚,负责在暴雨来临时将之闭合,在有展开需求的时候再替居民打开,与此同时,也负责绿植的日常养护。但这个志愿者小组由于某些原因后来没有顺利成立。而专用的金属开闭工具也被锁入了居委会的办公室,以防失窃。

李彦伯回忆,今年夏天有雷暴预警,但没人记得把雨棚闭合,一夜暴雨肆虐导致软顶积水严重,只是到第二天清早才被发现。这场暴雨导致活动机构的一根骨架被压弯掉,只能重新替换;软性材料也出现严重变形,经过这次破坏已无法恢复到最初的轻便操作状态。不过,令人庆幸的是安全性能过关,主体结构经受住了远超设计工况荷载的考验。

此外,澎湃新闻记者还发现,周边绿植的长势并不理想,呈现疏于养护的迹象。看来设计师的想法在现实中无法百分百顺利达成,自然,无论哪种设计都需要在合理使用条件的限度内,进行后期使用维护,但在目前的社区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区自治体系。

社区更新的未来取决于居民

在四明体育弄的这个“硬件”试点之外,李彦伯团队还受邀在静安区的其他六个试点开展了“软件”层面的社区营造工作坊,这些试点覆盖了不同时代的社区,包括老式里弄、花园里弄、工人新村、新式商品房,以及“三不管”的社区市政小马路,基本涵盖了上海从十九世纪末到近期的各种主要的居住类型。

四明体育弄的改造在最初的设想中也是一个系列改造——“弄堂插件计划”的一部分。四明体育弄其他的七个畸零空间也会陆续被更新,使人人都能受益。但目前,此前牵头的两位管理方负责人都已调任或者即将退休,使得该计划暂时处于停滞等待重启的阶段。未来试点的优化调整也有待人力与投资方面的接续。

在项目的漫长过程中,总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李彦伯表示,建造之前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建成,谁也不知道过程中会发生什么,但只有做了才知道。作为类型学意义上完全不同的“微更新”探索,李彦伯和团队的目标不只是设计设施,也不只是设计公共空间,他想探索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如何凝结社会力量,二是可持续的治理模式。

不过,要达成这两方面的目标,光靠设计是显然不够的。在李彦伯看来,设计建造只是最初的一步,也是相对较简单的一步,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其他利益相关者广泛且持久的参与。?

李彦伯表示,近几年政府和学者越来越重视社会合作治理模式的发展,以此改变政府和专家一手主导的状态,逐步提升居民的话语权与参与度。通过政府方面的调查,市民对这一全新模式的反馈普遍良好,配合较为积极。

李彦伯认为,这种共同协商的机制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社区要建立一套新的发展管理制度。在新的制度中,必不可少的是以社区规划师为轴、多方参与的议事团队,集合基层政府、居民代表、企业负责人、NGO组织以及媒体等利益相关者,共同讨论社区的发展方向。而且这个团队不仅参与项目前期,还应持续关注社区动态需求,负责社区设施的维护管理。除此之外,李彦伯表示,可以由第三方组织建立一个设计单位资料信息库,为基层提供便捷的联系设计单位的机会,由此建立社区及时自行更新的机制。

但是结合四明体育弄的现状来看,目前居民自发管理的意识仍需加强。在这个共同决议的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互相之间的沟通以及各方的积极性。

可见,虽然目前政府和学者都在鼓励发展居民的话语权,但最重要的还是居民本身。居民有更多参与权限的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责任意识。目前,这种主人翁意识尚且薄弱,居民还习惯于停留在被动接受服务但尚无需主动负责的状态。